關鍵技術持續創新 多學科融合共贏——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透視產業發展新趨勢
2021-09-16 10:05:5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題:關鍵技術持續創新 多學科融合共贏——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透視產業發展新趨勢

  新華社記者

  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日前在北京閉幕,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機器人產業肩負新的時代使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機器人產業深度融合,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百姓生活的同時,機器人產業也迎來了升級換代、跨越發展的窗口期。

  關鍵技術持續創新 機器人產業呈現新趨勢

  “新冠疫情期間,哈奇智能物流機器人在廣州常春藤社區承擔無人無接觸配送任務,將快遞包裹、蔬果送至居民家門口,高峰期單臺機器人日均送貨超百單,有效降低‘人傳人’風險。”哈奇智能首席執行官胡佳文說。物流機器人的規模化商用是近年來我國服務機器人迎來大發展的“縮影”。

  長期以來,機器人操作系統、控制平臺、驅動平臺都是受制于海外巨頭壟斷的“護城河”技術。為早日實現自主可控、國產替代,國內一大批企業展開了持續攻關。

  在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展臺,幾個小小的黑盒子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駐足詢問。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智能控制器項目負責人劉鵬飛告訴記者,這是集團重點展示的下一代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操作系統、控制器和一體化驅動單元。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機器人正在從單元作業向大的智能系統發展,人機協作共融與智能控制是大勢所趨。“加快產業高質量發展,核心軟硬件的‘強魂健腦’攻堅是補足短板、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劉鵬飛說。

  與往年相比,在本屆大會上,機器人本體、關鍵零部件、產業鏈上下游及關聯領域尖端成果和首發新品更多。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國產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驅動等關鍵產業化能力持續提升,部分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多學科融合共贏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光學跟蹤系統的引導下,工作人員通過電腦主控臺控制機械臂,在人體脊柱模型上演示手術操作流程。“骨科手術機器人的研發涉及醫學、機械學、生物力學及計算機科學等多個學科,高校、公司、醫院共同合作完成科技創新、轉化和落地應用。”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陳金虎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耀南介紹,機器人技術需要多學科交叉融合,機器人已經廣泛應用到民生、工業、農業、國防等領域,5G、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機器人的未來。

  專家指出,機器人相關技術融合創新不斷取得進展的同時,還面臨知識產權歸屬、跨學科人才短缺等堵點,產、學、研、資全面融合仍有難度。為破解難題,全國多地著力搭建適宜機器人產業融合發展的創新“微生態”。

  以機器人大會舉辦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該區域搭建國際一流的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合作平臺,引領帶動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北京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力介紹,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已成為經開區四大主導產業之一,預計“十四五”期間將成為經開區千億級的產業集群之一。

  國際協同創新 為全球經濟注入新動力

  “152臺特斯聯泰坦系列機器人將在迪拜世博會期間提供訪客迎接與互動、餐飲配送等服務。”特斯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介紹。

  越來越多的中國機器人產品走向世界的同時,國內外技術交流進一步加快,開放合作不斷走向深入。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進介紹,目前新松在多國設立子公司,逐步從單純產品輸出轉向資本和技術輸出。“我們特別注重與海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針對當地需求開展研發。”

  在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展區,大族、庫卡等中外機器人企業同臺亮相。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三龍灣)管委會對外合作局副局長李杰介紹,如今落地三龍灣的外資企業更看重的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機會,在中國研發、設計,并銷售給中國客戶成為主流。

  中國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始終踐行開放合作理念,推動世界機器人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人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1994年SMC在中國投資建廠,其中80%至90%的產品出口,如今我們主要為中國市場提供配套服務。”SMC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清海介紹,中國產業快速發展,出現許多新的需求和應用場景,倒逼SMC研發新技術、新產品。“在中國研發的新產品隨后推向全球,帶動全球氣動產業發展。中國機器人產業的蓬勃發展為SMC帶來良好發展機遇。如今我們的產品供不應求,今年1月至8月銷售增長超50%。”

  辛國斌表示,工信部正在牽頭制定中國“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希望將中國建設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的策源地、高端制造的集聚地和集成應用的新高地,為全球機器人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中國貢獻”。(記者:王君璐、王琳琳、蓋博銘、張驍、趙旭、溫競華)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品彤
北京要聞
  • 北京“兩區”建設: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長、二級巡視員劉敏華介紹,相關部門聯合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覆蓋82項境外職業資格,包括金融、教育、建筑與工程服務、科技服務、醫療健康服務等10個本市“兩區”建設重點領域,對持有這些職業資格的專業人員提供“3+2+1”支持政策,吸引他們來京創新創業;推動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便利化應用工作,在全市各部門共同努力下,在華永久居留身份證基本實現等同中國居民二代身份證的功能。
  • 北京今年以來降雨形成水資源量46.28億立方米
      水庫方面,全市大中型水庫蓄水43.89億立方米,較汛前增加13.48億立方米。
  • 北京一公司違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游服務被罰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記者張漫子)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14日查處北京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通過其自營的游戲平臺違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案,對該公司做出警告、罰款10萬元,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罰款1萬元的行政處罰。
  • 北京市義務教育培訓機構“營轉非”年底完成
    要求現有登記為營利法人的義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且符合“雙減”政策要求、辦學規范的,可以申請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
  • 瘢痕性毛發缺失患兒的福音!北京兒童醫院毛發移植中心開診
    近日,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燒傷整形外科成立兒童毛發移植中心,開展毛發移植診療服務,為瘢痕性毛發缺失患兒帶來福音。
京港地鐵員工著新裝走秀
京港地鐵員工著新裝走秀
醫·師
醫·師
清華師生“夜話”教師節
清華師生“夜話”教師節
中國數字服務刺激全球經濟
中國數字服務刺激全球經濟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867212
丝瓜视频污版app无限次数观看现在下载ios-丝瓜频视app无限次数-丝瓜草莓视频破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