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18項數字新基建項目穩步推進
2021-09-14 08:46:29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全區已建成5G基站3160個,發布超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悟道2.0”……日前,海淀區透露,“兩區”建設一年來,海淀穩步推進18項數字新基建項目,“兩區”科技創新動能強勁。

  今年6月1日,落戶海淀區的新型研發機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發布超大規模智能模型“悟道2.0”,其參數規模達到1.75萬億,成為目前中國首個、全球最大的萬億級模型。

  據介紹,大模型是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基礎設施。目前,國際主流的大模型主要基于英文語料研發。今年3月20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發布了“悟道1.0”,訓練出中文、多模態、認知、蛋白質預測等系列模型。“悟道2.0”實現了更高層面的跨越,在詩詞創作、對對聯、文本摘要、人設問答、繪畫等方面,都已接近突破圖靈測試,可以與人類一較高下。

  “新基建是北京市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兩區’建設科技創新的重要任務之一。”中關村科學城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專職副主任舒畢磊介紹,為深入推動數字新基建項目建設,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成立新基建專項工作組,著力推進18項新基建項目。

  在新型網絡基礎設施方面,海淀加快推進5G基站建設,全區已完成5G基站建設3160個。在數據智能基礎設施方面,支持智源研究院建設智源計算與訓練平臺,研制智能算力云平臺、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系統及高精度生物智能模擬設施,超前布局通用智能發展;支持微芯研究院及騰訊開展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區塊鏈底層開源平臺、專用芯片、硬件等研發,打造自主可控、軟硬結合的長安鏈技術體系。在科創平臺基礎設施方面,持續推進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打造前沿科學研究平臺。

  今年5月,中關村科學城發布了數字經濟三年行動計劃,將加快布局新型數字基礎設施作為其中重要內容,明確提出升級打造先進網絡基礎設施、大力建設數據智能基礎設施兩項任務,并配套了9個重點項目。

  “兩區”建設一年來,海淀區先后舉辦7批次重大項目簽約儀式,累計簽約67個重大項目。今年1月至7月,海淀區實際利用外資40.94億美元,實現外貿出口額720.5億元人民幣,實際利用外資、外貿出口額均居全市首位。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品彤
北京要聞
  • 民企龍頭入駐未來科學城能源谷
    明陽集團北京中心日前正式入駐未來科學城東區,標志著這家全球新能源500強企業正式列陣未來科學城能源谷,將與60余家央企能源研發機構協同創新,并肩打造世界先進能源產業第一方隊。
  • 北京市西城區構建15分鐘閱讀服務圈
    近日,西城區文化和旅游局發布《2021年西城區實體書店、閱讀空間扶持資金項目申報指南》,今年,西城區在去年基礎上,再增加資金投入,整體投入超千萬元,加大對實體書店扶持力度。
  • 北京市特有的百花山葡萄增補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日前正式發布,其中15種植物在北京有分布。”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說,將進一步加強棲息地的恢復和保護,并進行瀕危野生植物的人工繁育,擴大植物群落。
  • 用風箏裝點北京的天空
    呂鐵智、呂陽父子帶著復制完成的孫悟空風箏來到永定門試飛。蜻蜓、蝴蝶、大螃蟹、老鷹、鯰魚……今年36歲的呂陽大部分時間都在屋里,一會兒對著電腦,一會兒坐在床前,要么在設計風箏圖案,要么在綁扎制作風箏。”呂陽說,他期待著能把風箏技藝傳承下去,裝點這座城市,讓北京的冬天多姿多彩,生動起來。
  • 密云水庫上游將建成生態清潔小流域
    楊新樂說,最新的普查數據顯示,密云水土流失面積僅剩460平方公里,且其中454.62平方公里為輕度流失,情況大為改善。目前,密云水庫上游77條生態清潔小流域中,有11條被劃定為第一道防線,實行全面封禁,減少人為活動和人為干擾,實現自然保水。
多彩服貿會
多彩服貿會
醫·師
醫·師
清華師生“夜話”教師節
清華師生“夜話”教師節
中國數字服務刺激全球經濟
中國數字服務刺激全球經濟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858478
丝瓜视频污版app无限次数观看现在下载ios-丝瓜频视app无限次数-丝瓜草莓视频破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