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關注有哪些數字服務新產品亮相。因為今年服貿會聚焦數字經濟,將有很多新興的數字化產品呈現,這些產品豐富多樣,不僅為消費者帶來新奇體驗,而且對我們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將產生巨大影響。
從專題展來說,我最關注的是教育服務、健康衛生服務和體育服務。因為本身就從事教育工作,疫情沖擊更需要有效實現教育的數字賦能;健康衛生與我們每個人休戚相關;明年冬奧會就要在中國舉辦,體育服務同樣引人矚目。
數字技術給服務貿易包括傳統產業都帶來了新的動力和活力。最重要的就是四個字——數字賦能。一方面,數字化技術大大提高服務效率,如金融、運輸等領域,數字技術的輔助使得數據傳輸、物流等都很快捷、高效;另一方面,數字化技術也使得服務能夠不斷突破物理界限,送達世界各地,比如疫情沖擊下的線上教育。
因此,數字技術廣泛應用給服務貿易帶來的新業態、新形式和新成果,本質上是新興技術手段與服務業發展內容在新時代實現有機結合的產物,將深遠影響人類未來的生產生活。
我國服務貿易整體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二。商務部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保持良好增長態勢,服務進出口總額為23774.4億元(人民幣),服務出口增幅大于進口28.6%,帶動服務貿易逆差下降70%至1204.6億元。從結構上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提高是突出特點。
未來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需要在對內和對外兩個方面下功夫、促提升:一是國內的各領域的服務質量、水平;二是服務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服務業已經占到北京GDP的80%以上,因此,北京服務貿易的發展,對全國服務貿易發展起到的作用主要是示范和引領。目前北京著力推進的“兩區”建設,服務貿易的創新發展和服務業擴大開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北京在數字貿易等領域的積極探索,將為全國服務業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供寶貴經驗。
作為北京來講,發揮全球服務業發展領先城市帶頭作用,需要注意三點:一是對標高水平國際規則要求,探索積累服務業深化改革開放的創新舉措;二是注重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升服務提供者的素質和水平;三是加強服務貿易統計和體現中國訴求的數字貿易規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