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服貿會很有特色,亮點主要體現在:第一,“數字”成為關鍵詞。今年服貿會的主題是“數字開啟未來,服務促進發展”,突出了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的重要性。整個展會凸顯數字特色,有數字貿易高峰論壇,也有數字服務專區,全面展示了數字技術支撐的服務新業態和新模式。
第二,聚焦“十三五”服務貿易發展成就。在“十三五”期間,中國服務貿易增速可觀,服貿會專門設置中國服務貿易成就展,重點展示了“十三五”期間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取得的成就與貢獻,并對“十四五”發展前景進行展望。
第三,“一會兩館”,服貿會分兩個會場舉行,國家會議中心和首鋼園區分別設置了會場,在兩個會場分別設置了綜合展和專題展。首鋼園區比較有特色,舊園區新利用,舊工業遺存與新技術碰撞。
我最關注的是第一方面,因為我是做數字貿易研究的,對數字貿易高峰論壇的專家觀點會認真學習和關注,另外也很想去體驗高大上的數字服務專區。
未來服務貿易的結構會出現這兩個方面的變化:
一是從服務貿易的四種模式結構來看。《服務貿易總協定》認為服務貿易可以基于四種模式來開展。模式1是跨境交付(服務依托互聯網跨境傳輸);模式2是境外消費(服務消費者跨越國境到服務提供者所在地進行服務消費,例如:出國旅游);模式3是商業存在(服務提供者到東道國進行投資建立一個商業存在的方式來提供服務,例如:外資銀行);模式4是自然人存在(服務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到服務消費者所在地提供服務,例如:外國律師到中國以自然人身份提供法律服務)。基于模式1開展的服務貿易約占服務貿易總量的30%,基于模式3開展的服務貿易約占50%-70%,其他兩種模式占比不到20%。由于信息通信等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服務能夠基于這些新技術手段實現跨境傳輸。模式1在服務貿易中的占比得到了提升,模式1對模式3形成了一種替代關系,信息(數據)的跨境傳輸取代了資本跨境。
二是從服務貿易的各分部門看,商業、金融、信息技術計算機服務、電信等這些知識和技術密集型服務的占比會越來越高。這也反映出國際經濟貿易呈現出明顯的知識技術和數據密集型特征。與傳統勞動力、土地要素相比,技術和數據要素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知識技術和數據成為推動經濟和貿易發展的最重要力量。